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如今正成为煤炭企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如何走出人们观念中固有的“围城”?走出煤炭粗放式开发利用的“围城”?
在晋煤集团,记者看到了一幅“绿色”画卷。
煤炭生产之绿
走进晋煤集团赵庄煤业储配煤厂,一辆辆装满末煤的大车进进出出,一台台装载机来回穿梭,煤山监装工张娟平师傅收着一张张拉煤凭证,正在引导司机们拐进拐出。看着繁忙的销售场景,张师傅告诉记者:“这些运煤车绝大多数装运的是在河北等地‘走俏’的新煤种17级末煤,又名‘蓝天一号’。”
这是晋煤集团针对京津冀地区使用燃煤灰分必须低至21%以下的大气污染治理要求,通过洗选及配煤技术改造,打造出的低硫分、低灰分、中高发热量清洁新煤种。
煤炭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开采?
在晋煤集团,煤炭从开采、洗选到储存全部实现封闭化,从各个矿井外部基本看不到煤炭的“身影”。在废水治理上,共建有矿井水处理厂14座,设计处理能力126360立方米/天,出水水质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矿井水处理后用于电厂、洗澡、绿化、洗煤、井下除尘、景观用水和地面洒水,利用率达86%。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设计处理能力50340立方米/天。2015年,晋煤集团实现废水有害物质(COD)减排1950.6吨。他们建成了生产规模7000万块/年和13000万块/年的煤矸石砖厂两座以及煤矸石电厂,发电、制砖、供热每年可利用煤矸石88万吨。
晋煤集团作为最早进行瓦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企业,目前拥有100多项国际领先的煤层气抽采技术,并探索出一套独有的井上井下联合抽采模式。2011年-2015年,晋煤集团井上井下累计实现煤层气利用量78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11700万吨,为当地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产业延伸之绿
化工业与食品业,这两者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相交的词汇,却在晋煤集团发生着“碰撞”。
在晋煤集团晋巨公司合成氨厂,无烟煤在向化工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含有有害物质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压缩、脱硫、脱烃、除水、冷却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最后成为高纯净度、高附加值的食品二氧化碳,且全部指标符合国际饮料协会的标准,受到百事可乐、百威英博、娃哈哈等知名食品饮料公司青睐,日销量180余吨,年销售额1800余万元。
在晋煤集团晋开化工公司,一种相对于普通肥料更加高效环保的液体肥料在这里研制生产,改变了我国液体肥料多为进口的局面。这种肥料不但利用率高,而且可减少化学成分对土壤的损害,尤其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仅2015年,该产品出口量就达到14.66万吨,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该项目还成为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安全绿色生产工艺示范项目。
去年,晋煤集团完成了晋煤能源1#、2#发电机组脱硫脱硝升级改造、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4个单元发电机组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完成了金象化工公司、晋丰化工小颗粒造粒塔粉尘回收利用工程,晋煤天源三废炉脱硝工程建设等。
循环利用之绿
在晋煤集团成庄矿,一项名为“储能型热泵系统”的全新技术获得推广。
该技术将不能直接利用的矿井回风等蕴含的低温热能变为高温热能,满足了矿井进风井井筒防冻用热需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燃煤污染。该项目获得2015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二届中国煤炭工业专利奖一等奖。
煤层气作为高清洁资源,本身在利用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就非常低,而在晋煤集团瓦斯发电项目中,这一资源变得绿上加绿。
在世界最大的瓦斯发电厂——晋煤集团寺河瓦斯电厂,晋煤集团先后投入4700余万元,对瓦斯发电项目加装了尾气脱硝装置,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使燃机尾气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到原有的1/6。 在催化过程中,一袋袋由晋煤集团煤炭加工制造的名为“太阳石”牌化工尿素产品在还原剂车间被定期投放,催化还原着一方“蓝天”。尿素作为催化还原剂最基本的功能是将瓦斯发电等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节能又环保,可使瓦斯发电等项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
1月27日,晋煤天源化工公司25MW分布式发电机组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利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和驰放气等污染物进行发电,循环解决了本化工项目的用电需求,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净利润2000万元。同时减排废气21亿立方米,消化废渣10万吨。
我国基础能源煤炭在未来若干年都无法被替代,在这种状况下,探索、寻求煤炭高清洁发展是必由出路。“十二五”的五年间,晋煤集团减排二氧化硫18179吨,减排废水有害物质(COD)9407吨,为我国煤炭企业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晋煤样本”。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