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15#煤照样能够盈利”——陵川县关岭山煤业公司降本增效纪实
开栏话
煤炭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许多煤矿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煤炭产业进入“寒冬期”。为推动煤炭行业“六型转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本报和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联合,开设《扎实推进煤炭行业降本提质增效》专栏,介绍部分煤企加强降本增效、提升运营质量、推进煤炭产品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而引导广大煤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全力做好煤炭经济这篇大文章,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闫来俊 王金枝
晋城3#无烟煤具有灰分低、含硫低、发热量高等特点,为优质化工原料。而15#煤煤质差,被称为“三高”煤(高灰、高硫、高灰熔点),销路不好、售价不高。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3#煤在劫难逃,生产15#煤的煤矿更是举步维艰。
“生产15#煤照样能够盈利。”陵川县关岭山煤业有限公司独树一帜,通过对内加强管理,对外开拓市场,去年销售商品煤48.69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16亿元,实现利润523万元,上缴税金2688万元。在没有裁员的情况下,保持了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且没有降低薪酬标准,令业内同行为之惊讶和羡慕。
能省的钱不花,该花的钱不省
在全市煤炭行业中,关岭山煤业属于“貌不惊人”的一类,年产能为60万吨,且生产的15#劣质煤,地质储量也仅有2822万吨。资源少、煤质差、规模小、底子薄,这使企业领导们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唯有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公司董事长张志民说。
走进关岭山的小会议室里,摆放的沙发、桌椅、茶几简陋而不起眼,与一些煤矿富丽堂皇的摆设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副总经理齐建军对记者说:“不怕你们笑话,这就是我们经常开会、接待人的地方。不是购置不起,是我们将节俭办矿作为了第一准则,如果没有‘节俭’这两个字,煤矿根本不可能顺利地走到今天。”
事实确实如此。
在矿井建设阶段,该公司加强投资分析,注重“大”省。首先是从方案设计上,坚持反复优化,降低工程造价;其次是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上,坚持早谋划、多谈判,选择造价低技术好的施工队伍;第三是坚持自己队伍能干的事绝不外包,能利用的设施设备优先利用。“很多矿井60万吨技改项目的建设费用都在七八亿元,而我们只投资了3.4亿元,其中还包括120万吨的选煤厂,由此大大降低了财务成本。”齐建军自豪地说。
在生产阶段,关岭山煤业加强日常管理,注重“常”省。在设备材料购置方面,坚持公开透明,做到质优价廉;在系统改造上坚持自我改造为主,能改造的不购置,仅皮带自移机尾的自我改造就节省投资就近10万元;利用废弃老矿区的原有树木,发动职工义务挖坑栽树,共移栽各类大小树木500余棵;在公务用车上,实行矿领导私车公租,公车使用凭单出车,坚决杜绝公车私用。
能省的钱不花,该花的钱也不能省。“煤矿是高危行业,必须在关键技术装备上舍得投入。”张志民说。为了强化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该矿投资5000余万元,装备了5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投资4100余万元,建成了120万吨的选煤厂;投资1000余万元,在通风、排水、压风、供电、煤炭洗选、装车计量等方面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建成了先进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了食堂、澡堂、单身公寓楼和职工活动中心等生活设施,配备了通勤班车,改善了职工生活环境。
“节俭办矿不是降低标准,而是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上项目办大事时,多考虑投入产出的经济适用性,在具体办事过程中注重能省则省,精打细算,不盲目攀比。”张志民深有感触地说。
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经营中,关岭山煤业尽量选用适应该矿实际的新工艺、新装备,并在运行中不断进行优化改造。
为节约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他们投资300万元,采用了西安科技大学的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无煤柱开采。该技术的运用,大幅度降低了巷道掘进率,减少了井下作业人员,提高了安全性,使资源回收率提高了4%,将矿井的服务年限延长了两年。为提升块煤率,他们在工作面开采、运输转载、筛分破碎、洗选加工和仓储装车等各环节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使块煤率提升了8%,稳定在25%以上,有力地抵消了煤价下滑造成的损失。在节能降耗方面,该矿大量采用变频控制和无功补偿技术,有效降低了电能消耗和无功损耗,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为职工澡堂供热,省去了一台燃煤锅炉,净化了井口环境,做到了节能环保。
此外,该公司矿井的通风、排水、供电、压风、运输等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使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地面变电所、压风房等作业地点实现了无人值守。同时,他们还鼓励全体员工参与技术革新,下达技术革新指标,并逐年加大奖励力度,提升了员工参与革新的积极性。
以质量求效益,致力降本增效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基石。
长期以来,关岭山煤业坚持“质量就是效益,产品体现人品”的生产理念,建立和完善了质量内控机制,加大质量自检力度,对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责任人进行及时问责,坚持不合格煤不装车。
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愈加严峻,该公司主动出击,不再坐等用户上门,而是组织自己的营销队伍,走向市场,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减少中间环节,掌握更多属于自己的细分终端用户,对市场的掌控更加有力。同时,注重市场研判,从用户谈判、财务收款、装车计量、质量反馈各环节优化流程、细化标准,调整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努力生产性价比更好的产品。
“矸石粉就是我们及时了解市场、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开发出的新产品。”齐建军说,关岭山煤业每年产出的煤矸石约有20万吨,处理费用将近200万元,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当营销人员了解到河南一些地市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急需煤矸石粉时,企业果断上马了矸石粉项目,不仅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且为企业增加了每年近300万元的收入。“可不敢小看了这个项目,一加一减,就是500万元的收益。”
以质求效、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让企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5年,关岭山煤业吨煤生产成本仅为139元,完全成本208元,成本控制在全市煤炭企业中遥遥领先;销售原煤48.69万吨,实现利润523万元,成为全市劣质煤生产煤矿中唯一保持盈利的企业。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