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小镇在2018年推出实景剧《千年铁魂》《又见老山西》和明清老街、非遗民俗街、驿后古街等文旅融合项目基础上,今年又新上山西五千年文化花车巡游演绎体验区项目,途经七岭店村、河东村、前村、小张村、大张村,每村一个主题演绎节点,连点成线,建设多点乡村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打造集交通服务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休闲目的地。预计春节元霄节期间将吸引游客300万人次,直接创造近1亿元市场价值。
司徒村是市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典型示范村。2009年,该村组建晋城市乡村美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斥资10亿元打造集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体验教育、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产业园区“司徒小镇”。目前园区已建成占地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的三大山西民俗体验馆,六尺巷、驿后古街、非遗民俗街三条文化特色街区以及动物园、栖嬉园、开心农场、戏雪乐园、蝴蝶谷、一间客栈、日租别墅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初步形成“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全产业链。未来,司徒村将持续发展做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聚力打造农林文旅康省级示范区、乡村振兴国家示范区。
晋城市是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2018年,市委市政府将试点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列入年度21项市级重大改革清单。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27项支持政策,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54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工作。全市6个试点乡镇、12个试点村共铺开各类项目200余个,完成投资8.5亿元。试点中,市探索创新出一批好经验和好做法。如城区大张村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奠定了基础。泽州县川底乡探索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在凋敝宅基地开发利用方面,以“公司+村+合作社+农户入股”模式进行。高平市野川镇依托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的方式进行规模经营,贫困村圪台村搬迁后的3000亩土地,形成以种植小杂粮为主,中药材、油菜、油葵为辅的生态农业种植区。阳城县蟒河镇坚持“统一思想打基础、科学规划作前提、乡村改革为载体、项目实施是关键、引进投资是手段”的做法取得明显成效。陵川县附城镇以党建引领、企村共建,发挥中心村以强带弱作用,农旅结合,拉动乡村旅游发展。沁水县土沃乡在改革中总结出竞争性谈判试点经验,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00万的,采用竞争性谈判办法,解决了村级资金不足需要垫资的问题。下一步,市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将以产业项目为基础,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连点成线、由线到面逐步铺开。(王金枝)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