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2精彩山西 荣誉盛典 企业展示2012精彩山西 荣誉盛典 企业展示

阳高县:转型跨越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11/14 9:38:18


阳高县宽畅笔直的工业园区路


     创优环境亮点:阳高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创优环境,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设施化、工业园区化、城镇特色化、事业民生化,开创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镇环境日新月异、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其中的亮点是:全力发展设施农业,构建有机农业圈;全力推动园区工业,构建循环经济圈;全力统筹城乡建设,构建宜居城镇圈;全力做大民生事业,构建社会保障圈。
   塞外深秋,寒意浓浓。在落户于阳高县的山西好医生药业有限公司的制药车间内,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制剂,分拣,装包,一丝不苟。“阳高县委、县政府政策优惠,部门服务好,因此,2011年1月,我们把企业放在阳高。今后还计划扩大投资规模,建北方基地。”说起阳高的投资环境,公司负责人魏利平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阳高县紧紧围绕 “富民强县,和谐安康”发展主题,全面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规范权力运行,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以赶超跨越为总方向,全面唱响了“优化发展环境”的主旋律,在转型跨越发展道路上铸造了新的辉煌。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37.6%;财政总收入1.7898亿元,增长2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33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4061元,增长18.9%。

   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增强转型跨越发展意识

   阳高县是国家首批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大而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弱小,基础设施建设薄弱。2006年以前,全县税收收入超万元的企业只有金光公司一家,“一企独大”的局面始终难以改变。
   2006年,新班子在谋划阳高的科学发展中,立足阳高看阳高,在全县干部中,展开了一场有关资源的大讨论;走出阳高看阳高,远学浙江,近看内蒙古,十多次组团外出观摩考察取经。经过一次次的思想碰击,干部们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达成共识,寻找到自身资源优势:地处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区位优势;地广水丰,基础优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干部任劳任怨、群众吃苦能干,人文优势和拥有集区位、土地、水资源优势为一体的全省唯一“化工园区”——龙泉工业园区。
   思想观念的转变,确立了转型跨越的科学路径。“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全县每年都要拿出近两亿元,投入龙泉工业园区,完成了园区路网、林网、电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整合了区位、交通、土地、水源等多种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园区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吸引力。
   如今的龙泉工业园,已是花香满园:总投资17.3亿元的年产3万吨氯丁橡胶项目,年内将达产达效;跟进配套的总投资4600多万元的甲苯回收、固碱、编织袋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投资3亿元的金光搬迁项目即将开工。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化工集团“双百亿”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一期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
   通过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阳高这方投资的热土逐渐为外界所认可,连续三年跻身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荣膺2010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引资项目已不仅仅局限于龙泉工业园内的化工企业,医药、清洁能源、高新技术项目等纷至沓来,在全县遍地开花。这标志着阳高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的“工业短板”正在变为“长板”。
   “不是没有资源,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有不失转型跨越的勇气和胆量,资源俯首可拾。有矿产资源的地区转型任重道远,我们与之相比,反而是轻车上阵。”谈及转型,阳高县县长解先文感言。目前,该县已筛选确定储备重点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400多亿元。

   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

   今年以来,阳高县本着“基础设施跟进项目,优势资源紧跟项目”的思路,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工业经济成型,筑牢赶超跨越发展的基础。一系列服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实际行动相继落地。
   首先是加强园区基础建设。按照园区总体规划,今年重点实施好7大基础建设工程。供水工程,加强跟踪服务,搞好协调配合,确保守口堡水库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力促年内完成引流洞和水库主坝建设;道路工程,争取完成全长7.3公里的纬十二路和经十二路、经三十一路2条道路硬化工程;桥涵工程,开工建设2座白登河大桥,实现纬十一路、纬十一路东延段和天大高速公路连接线(三)全线贯通;绿化工程,高度重视园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完成纬十二路和经十二路、经三十一路2条道路两侧绿化,以及纬十一路东延段绿化带建设;白登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白登河坝一期工程,实施白登河两侧绿化,铺开建设景观河道、公园河道;管委会办公大楼建设工程,年内争取完成主体工程;污水处理厂,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完成安全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两个“园内园”的初步规划。
   继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综改试验区,特别是“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政策机遇,依托 “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三块金字招牌,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部门、乡镇招商引资协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使招商引资工作成为“强县”的常态工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绿色通道,对新引进的项目,实行关口前移,提前介入,跟踪帮办。对项目审批,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简化工作流程,缩短报批时限,以高效的服务和一流的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建立健全四套班子领导包项目责任制,班子领导每人负责一个重点项目,主动作为,积极介入。同时,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效,落实责任,对建设进度较慢和未开工项目及时“会诊”,找准症结,落实好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具体责任,促进项目快速推进。
   另外,推行保姆式、全程式服务,积极为投资方提供环评、立项、规划、审批、土地指标争取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县里每月召开一次工程建设推进例会,听取每个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工程进度不平衡主要原因,着力解决难点关键环节和具体问题。

  阳高县简介:阳高县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汇处,是大同市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首批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十一五”初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仅有86364万元、8010万元、2181元。到“十一五”末,该区这三项指标都翻了一番多。尤其是该县设施蔬菜产业已跻身全省强县之列,工业园区跻身为全省十五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本报记者 欧志强 杨晓明 实习记者 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