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优亮点:定襄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中求进,按照“156”工作总思路和加快转型、加速赶队的总体部署,夯实农业农村、实体经济、交通设施三大基础,做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潜力产业三大方阵,打造宜居、文化、生态三大品牌,增强科教、改革、开放三大动力,加强民生、环境、稳定三大保障,强化大局、担当、落实三种意识,提振信心,奋起直追,扎实苦干,主动作为,努力实现强财、富民、兴县三大目标。
今年以来,定襄县以“156”工作总思路为统领,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总牵引,加快推进太原都市圈和忻定同城化的“中部门户”建设、“汤头温泉旅游集散地”和“多元产业板块”建设。1-8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9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15.6%;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793元,同比增长22.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672元,同比增长17.6%。
数字无声,但可以见证辉煌。通过这一组组数字,我们可以领略到定襄县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以感受到定襄县委、县政府正以无限饱满的热情和前所未有的魄力,高投入、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更加一流的软硬环境,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创卫攻坚建设幸福家园
“文山钟灵,沱水毓秀。为了增强22万定襄人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使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县人民,同时让诸多外地客商强烈地感觉到我县重招商、重项目、重发展的决心与魄力,我们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的科学决策,以此来为定襄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县委书记刘婷芳说。
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襄县委、县政府高标准规划,大力度推进,按照节约创卫、能力创卫、全民创卫的指导思想,坚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围绕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等工作,打了一场硬环境改善的攻坚战。
该县先后对忻阜路、康乐街2条出入境通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对解放路、新开路、城中街、晋昌大街4条城区主干道进行了路面踏铺和边道整修,并新修了牧马河大街、董村路等3条主道路;硬化了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20余个,小街小巷23条;投资30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12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累计达到16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5%;在解放大街、待阳路维修更换路灯1000余盏,在晋昌大街、西城路、康乐街等新安装路灯600余盏,县城亮灯率达95%;城市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35%,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建日处理和填埋100吨的垃圾转运站和填埋场各一座;新建了朝阳、光明、电影院、汽修、百货公司5个便民市场;新建了汽车客运站、屠宰场、医源性污水处理设施,并在城南建设污水泵站一座。
经过五个月的努力,投资近4亿元,全面完成了9大类46大项237小项的工作任务,创卫攻坚战全面告捷。截止9月30日共274天,城区天气全部为二级以上天气,其中一级天气158天。一个功能完备、整洁有序、生态环保、美观大气的高品位县城雏形初现。
创优环境夯实项目基础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宜居定襄、文化定襄、生态定襄的建设,给这座人文古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定襄县委、县政府先后组团参加了首届国际高端产业转移项目(上海)洽谈会、2012年温州经济合作恳谈会、中博会、首届晋商大会,签约项目9个,签约金额141.6亿元。同时,自主外出招商,先后赴广州、深圳等地进行项目推介和经贸洽谈,签约项目2个,签约金额2.7亿元。
1-9月份,该县共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147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地4个,其中已开工3个,分别是:山西永旺集团投资35亿元的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已经省发改委备案;太原恒置公司投资5亿元的解放西大街拆迁改造项目,山西省聚力环保集团投资2.7亿元的环保设备建设项目,定襄远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2.7亿元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
同时,定襄县委、县政府以零障碍创优环境为突破,狠抓软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该县成立了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领导组,并制定了操作性强、要求严的实施方案,努力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破坏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同时,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召开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动员会,全面优化政务环境;另一方面,该县在修订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全县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分解和进程流程册,明确了21个工程建设领导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并采取周报告、旬跟进、月督查、季通报的工作措施。近期,又制定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方案和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细化了项目建设的任务,有力地加快了项目落地进度。
今年,该县承担省市重点工程共34个,总投资5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9亿元,前三季度共完成投资29.9亿元,超全年任务11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高歌猛进
如今,项目建设已迅速转化成了定襄县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硬实力。
农业生产再结硕果。定襄县农业生产呈现出“结构优、技术高、增收快”的喜人局面。初步测产,今年粮食产量可达3.8亿斤。受禄乡发展千亩设施农业园区,占地面积达到1060亩,发展下凹式日光温室230栋,移动大棚300座,亩均收入达到2.8万元,人均可增收2640元。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1-9月份,新增贷款2.66亿元。加大创新力度,助推产业转型。通过提升技术装备、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政策扶持等手段,帮助企业提高抵御市场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该县依托地域优势和汤头温泉资源优势,借助五台山旅游大市场的影响,深度开发了凤凰山植物园,整合建设了河边文化产业园,维修改造了阎锡山故居,加大了对七岩山景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月份,全县旅游总收入完成7.25亿元,同比增长19.2%。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今年,定襄县确定了涉及城乡居民住房、入学、就业、养老、医疗、出行等方面的20件民生实事。半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筹资、财政性补贴共筹措资金近10亿元用于改善民生,20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国有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等惠民工程均按计划进行。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全县13892人享受农村低保、9827人享受城镇低保、881人享受农村五保。
县长王志东满怀激情地说:“定襄县全面创优发展环境的努力,带来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也让定襄的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他们在县城转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实惠,提升了生活质量,这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城,正大步迈上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定襄县概况: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贯流。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1.4万人。定襄地处忻定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历来盛产粮食,是忻州市粮食主产区。
近年来,定襄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56”工作总思路,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7.8亿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20元。
本报记者 王雁 实习记者 贾华表 通讯员 胡耀忠 赵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