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800亿元的山西信发化工铝系综合循环项目。
阅读提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吕梁总能创造奇迹。尽管吕梁起步比较晚,然而,一旦发力,吕梁就会大步流星地赶上来。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近几年来,吕梁市又因其在转型发展中的大跨越为世人瞩目。省观摩检查组在吕梁观摩检查重点工作和项目时认为,吕梁采取以工业化吸纳、以城镇化承载的形式搬迁农村人口,探索了一条以工促农、以镇带乡的新路径。
扶贫与发展并重,吕梁的特殊市情决定了吕梁的任务,就这个意义上而论,吕梁的转型跨越发展是一场攻坚战。
——题记
兴县蔡家崖,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所在地。
11月8日,就在这里,一座高达102米,长1500多米的蔚汾河特大桥横空出世,这也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最高、跨度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大桥,建成后的铁路,将从这里通向晋、豫、鲁,进而连结世界。
柳林李家湾,一座规划总投资100亿元、占地3000亩的光电子产业园正在施工,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最终这里将被打造成山西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示范基地和国际先进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基地,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吕梁光谷”。
汾阳市杏花村,一座面积15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十里酒城——“中国汾酒城”正拔地而起,一俟建成,这项总投资达139亿元的标杆项目将新增白酒产量10万吨,新增销售收入200亿元,带动3万人就业,新增税收50亿元。
山西同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当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型煤机装备制造厂房出现在记者的面前时。厂房之内,国内外高新名优设备林立,装备水平之高,让人震撼。
所到之处,眼睛一亮。短短三天中,吕梁市给记者带来了一路惊喜,走马吕梁各地,处处能感觉到 “吕梁精神”指引下的吕梁雄心。
关键词:转型吕梁
现代煤化工、新能源、光电子产业、特色食品、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大、起点高。大项目突破结构性矛盾,大园区引领企业转型,新项目突出高精尖,老品牌新作为。
在吕梁采访转型发展,看什么?
“当然先看我们的无人机项目了!”离石区新闻中心主任任建忠特别自豪。吕梁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是离石区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标杆型高新技术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1500亩,明年年底前第一期建设完成后,这里将形成生产调试2000台架无人系统装备的能力,而到2016年时,这里将达到年产各类无人系统装备10000台架。产值可达120亿元。项目建成投用后,离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人系统基地。
离石区把眼光盯向天上的无人系统,产业从地上飞到了天上。这是吕梁市委书记高卫东和市长丁雪峰亲自牵线的项目。而在吕梁全市,上“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已经成为共识。
据吕梁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吕梁全市的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四位一体”协调推进。铺开各类重点项目473个,总投资5456亿元,其中投资50—100亿元的有9个,100亿元以上的有12个。同时,全市新增储备项目669个,总投资2813亿元。“晋商会”、“能博会”签约项目73个,协议引资1831.1亿元。在这些新引进的项目中,最赚人眼球的是高新科技项目,这也喻示了吕梁转型发展的突破方向。
投资100亿元的柳林李家湾光电子工业园已经开工,首批6家企业已入驻。投资50亿元的离石无人机产业基地以及投资20.7亿元的石头造纸项目正在扎实推进。特别是吕梁市与国防科技大学签订高科技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吕梁成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开发建设能源互联网、纳星、煤矿摇控开采、无人机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高科技项目在所有新上项目中占有相当比重,从这批项目的投建,可以看出我们吕梁发展的明天”,陪同我们采访的吕梁市工作人员这样说到。
与此同时,在项目建设的强力推动下,吕梁产业链条延伸拉长,资源转化明显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
传统产业正在做大做强。全市已建成标准化矿井15对,在建标准化矿井84对,特别是兴县晋兴两对1500万吨、兴县肖家洼1000万吨、临县1000万吨等4座现代化矿井年内将全部建成,这标志着吕梁煤炭 “大矿时代”已开始起步。中阳钢厂投资20亿元建设的1780m3高炉即将投产;文水海威投资18亿元正在新建1380m3高炉;岚县关停36家小采矿企业,太钢总投资125亿元的750万吨精矿粉项目和200万吨球团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成为亚洲最大的铁矿采选矿厂。交口信发总投资130亿元建成240万吨氧化铝项目;孝义锦江总投资91亿元建成300万吨4A沸石项目;孝义信发总投资800亿元新建铝系综合循环项目,年产180万吨的白钢玉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兴县投资50亿元的100万吨氧化铝项目正在建设,将于明年初建成。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主要体现在“四转”上。“煤转电”方面,柳林2×30万千瓦电厂今年已建成投产,总投资143亿元的交城、文水、汾阳三座2×60万千瓦发电厂今年全部开工建设,临县、兴县两座2×60万千瓦电厂和离石2×30万千瓦电厂及垃圾发电厂、岚县风力发电等电力项目明年初即可开工。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吕梁“输煤”变“输电”将成为现实。“煤转‘化’”方面,孝义两个500万吨焦化项目、柳林500万吨焦化项目、汾阳1500万吨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中阳福裕200万吨焦化和20万吨甲醇项目、交城宏特10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孝义金岩和金辉90万吨焦炉煤气合成甲醇及15万吨粗苯精制项目正在建设。“铁转铸”方面,岚县30万吨精密铸件、交口20万吨锁条铸造等项目建成,交城20万吨注塑机汽车配件和16万吨全自动静压造型等项目基本完工。“粮转酒”方面,中国汾酒城总投资139亿元,建筑面积290万平方米,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可带动10万亩高粱种植、20万头生猪养殖,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
吕梁是革命老区,以此而展开的红色旅游进入了深度开发。今年,刘胡兰故居文化活动广场、晋绥分局旧址修建、中央后委机关纪念馆新建工程、“四八”烈士纪念馆、红军东征纪念馆纷纷竣工。与此同时,其他优质旅游资源也正包装升级。
“商贸会展也是我们吕梁转型发展的重要项目,其中我们汾阳已正式开工的阳城商贸物流经济开发区就是代表,总投资达60亿元。另外,我们汾阳核桃会展中心也已开工建设,明年将在会展中心举办 ‘世界核桃大会’。可算是高位起步。”汾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药利斌补充说。
关键词:扶贫攻坚
以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产条件和增收减贫为核心,把扶持贫困县加快发展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集中力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连片特困区开发
站在柳林县留誉镇九龙万亩核桃基地山头举目望去,四周是一道道整齐划一的隔坡梯田,漫山遍野的核桃林和茂密连片的油松、侧柏。这里就是山西联盛集团投资100亿元兴建的联盛现代农业文化园园区,目前已投资12亿元共平整土地3.6万亩、打坝63座、淤地500亩、绿化2000亩,发展核桃、钙果林23000亩。到“十二五”末,这个园区可以形成一个年加工5万吨核桃、3万吨钙果、1万吨白酒这样三个核心的产业体系,形成60亿元的产业规模,税收可以达到10亿元。
“说实话,我们在做留誉现代农业园区这个项目时,没有太多考虑企业的利益,而是想把利益留到老百姓身上。”马建明诚恳地对我们说。
马建明是联盛集团副总裁、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除了这个现代农业园区,他还有一个任务:建一座5000套楼房的留誉新镇,把留誉镇所辖1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的全部农民迁入新区。
留誉的故事不是孤本,今年以来,吕梁以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产条件和增收减贫为核心,把扶持贫困县加快发展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集中力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连片特困区开发,安排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四个县搬迁2万人,现已完成6117人,全年将完成1.14万人。在山区农村实施“一村一井”工程,今年投资1.94亿元,打井200眼,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
按照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路,今年吕梁市重点实施了“农业三大工程”,着力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一是设施蔬菜。今年全市各级财政投资3亿元,已建成设施蔬菜22397亩,实现了吕梁发展设施蔬菜的历史性突破。二是干果经济林。重点抓核桃扩大、红枣加工。今年新栽核桃林50万亩,全市总面积达到300万亩。总投资近20亿元的孝义融森核桃深加工项目和山西特达核桃油生产项目即将完成,交城坤润骏枣生产基地、柳林达滋大坛枣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核桃、红枣加工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三是规模养殖。吕梁大象集团在孝义投资5亿元建设的1亿只肉鸡屠宰及5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9亿元,在离石、临县开工建设两个年饲养、屠宰4000万只肉鸡、45万吨饲料生产的企业。柳林联盛投资3.9亿元,建设年饲养、屠宰4000万只肉鸡的企业,使全市达到养鸡2亿只、屠宰2亿只的规模。另外,投资超亿元、上规模的中阳养羊、汾阳养猪、交城养牛等畜牧项目正在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吕梁全市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户,列入省“513”工程的企业有49户,销售收入达到44.7亿元,提前4个月完成了省年度任务。全市9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共培育成23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初步形成200万亩杂粮、100万亩马铃薯、300万亩核桃、200万亩红枣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吕梁既有全省经济最强的县,但也分布着连片的贫困县,因此,打好扶贫开发这一场攻坚战,走出一条宜产业则产业、宜生态则生态、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的攻坚之路,事关吕梁转型的大局。”一位省发改委领导在观摩了吕梁的发展情况后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关键词:民生吕梁
“三大活动”的开展,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强化了以民为本观念,促进了民生改善;优化了投资环境,推动了转型跨越;维护了和谐稳定,创新了社会管理。
从今年3月份开始,吕梁市用10个月时间,分3个阶段,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领导干部大接访、信访问题大化解”活动。
“三大活动”的开展,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强化了以民为本观念,促进了民生改善;优化了投资环境,推动了转型跨越;维护了和谐稳定,创新了社会管理。
政通人和,好干事业。以此为契机,吕梁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畅通的发展时期。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吕梁新城建设顺利启动。着眼吕梁中心城区长远发展,今年启动实施了吕梁新城建设,在现有城区以北,一期规划3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50平方公里建设吕梁新城,已正式奠基开工。新城建成后,可新增城市人口30万人,大大推动吕梁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县城“扩容提质”加快推进。铺开汾阳阳城新区、文水文东新区、柳林东山新区以及交城、临县、岚县、中阳等10个县城新区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作,巩固扩大城市品牌创建成果,有11个县(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孝义、岚县有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百镇建设”扎实开展。实施了以文水胡兰镇红色旅游型、临县碛口镇历史文化型、汾阳杏花镇汾酒工业型、柳林留誉镇生态开发型等一批特色镇建设。目前,已纳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的项目吕梁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而在农村,“五个全覆盖”完成或超额完成。其中农村街巷硬化,两年总任务为19070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工,开工里程达到20133.3公里,超出计划里程1063.3公里。完工里程20252.6公里,为计划任务的106.2%。农村便民连锁商店,目标任务为934个,已全部建成。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农村文化场所两年任务去年已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农村体育场所两年任务已全部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春季学期免费资金全部到位,秋季学期职业高中免费资金从每生每学期600元提高到100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13个县(市、区)新农保制度全部落实,并按月足额发放基础养老金。
在扎实推进“五个全覆盖”基础上,吕梁市还结合当地农村特点和农村群众需要,自主兴办了“方便农民五件小事”。即,为每个村新办一所幼儿园、建一个洗澡理发室、主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一座磨面碾米豆腐房、建一个红白喜事厅。同时,市财政出资2500万元,彻底解决了市属国有47户关闭破产和特困企业4549名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医保问题。在农村实施了低保扩面,使全市农村低保人数达到30万人,占到全市农业人口的10%。
“吕梁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的比重在全省是最大的市之一,下一步结构调整的力度还需要加大。针对吕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重处理好煤与非煤、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增强内生活力的关系,按照‘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路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吕梁市的领导这样说。
“在吕梁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一支特殊的先锋,就是原来的煤老板们,我感觉吕梁的煤老板促转型具有规模效应,所以我建议吕梁把煤老板这个优势进一步发挥好,一个煤老板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县致富。”省观摩活动组的厅局领导这样建议。
“从地下到地上,从地上飞到天上,吕梁的发展很美好,吕梁的人民很自豪”吕梁的普通干部这样认为。
“明年吕梁就有飞机场了,听说还要开通动车,去北京都不过三小时,那我还是在吕梁住好了”吕梁的老百姓这样说,他们还是深爱着这片土地。
本报记者 连建安 欧志强 郭强 李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