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交城县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机遇,把经济开发区作为转型综改的主战场、试验田,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交城,为县域经济发展储备实力,积蓄后劲。
环境创优亮点:交城县瞄准转型发展的目标不动摇,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支持企业走创业发展之路,让项目建设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他们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型跨越总体战略,把握“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以综改试验为抓手,大力实施“1359振兴工程”,强势推动“二次创业”,全力抓好产业建设、城乡统筹、生态建设、安全稳定、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近年来,交城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以实干的精神提升发展能力,以敢为的胆气推动工作突破,创造了科学发展的“交城速度”和“交城模式”。
2012年,全县实施省、市、县重点工程项目43个,总投资209.44亿元。截止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96.02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达322.42亿元,上缴税费48.33亿元。
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交城县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机遇,把经济开发区作为转型综改的主战场、试验田,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交城,为县域经济发展储备实力,积蓄后劲。
交城经济开发区总面积64平方公里,是省级开发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是省确定的“一市两园”中吕梁市的产业转型园。他们以建设全省一流的“高新产业集聚区、高端人才创业区、转型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狠抓经济开发区建设。目前,已累计投资8.1亿元,完成了路网、6座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截止10月底,开发区共入驻企业119户,规模以上企业34户,已形成装备制造、煤化工、生物工程、医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六大功能区。2011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8.8亿元,在全省2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4个国家级、21个省级开发区)综合经济指标排名第三。
9月20日,交城县政府与阳煤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鑫集团与阳煤集团及其所托管的太化集团签订了山西交城经济开发区化工新材料项目合作意向书;美锦集团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合作的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成为全国核准的四家矸石电厂项目之一;宏特煤化工公司与德国西格里集团合作,建设全球最大的新型炭材料基地,已通过国家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同意项目实施合资,协议已经签订;义望铁合金与美国阿姆斯壮公司合作的矿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进行洽谈。西山煤电集团郑家庄煤矿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该县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全面开展合作,走出了民营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
在旅游方面。今年,交城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出了打造以吕梁英雄广场、庞泉沟风景区为核心的两大国家5A级景区的发展思路,高标准编制完成了《交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玄中寺、卦山天宁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准备验收;庞泉沟—果老峰水上乐园漂流项目投入运营,水上项目和野营区建设主体已完工,明年4月份投入运营;山水村“金蟾湾”水上娱乐项目建成运营。同时,该县还全力支持华鑫投资公司投资40亿元,开发孝文山生态旅游项目,并帮助企业尽快完成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今年截至10月20日,全县旅游人数达到88.6万人次,预计全年将突破100万人次。
同时,该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千年古县”申报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家民政部,并被列为“千年古县”评审县,年底有望通过评定。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今年以来,该县紧紧抓住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肉牛、生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业这三大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水平,以产业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万通公司已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引进F1代雪龙黑牛、雪龙基础母牛、雪龙高档肉牛,采取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黑牛订单养殖。特别是在设施蔬菜建设方面,该县已全面完成1500亩建设任务,成功引进了我省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太原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入驻交城,开发建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建设仓贮、物流中心。该项目预计投资3.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太原市最大的副食品保障基地,也将成为全国各地副食品进入太原市场最大中转站。通过这一项目的引进,不但解决了县蔬菜生产市场销售问题,也刺激和带动交城县乃至周边县市的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
城市建设有了大突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山水交城为目标,共投资15.7亿元,拆迁房屋面积约40万平方米,涉及企业74户、居民720户、商铺218户,实现了科学拆迁、文明拆迁、和谐拆迁。
投资31亿元,铺开住房、商贸、旅游、公共事业、道路等城建工程62项。特别是红线宽60米、双向八车道的南环路拓宽改造工程,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涉及企业3户、居民121户、教堂一座,仅用3个月有效时间,就完成主车道通车,创造了城市建设的“交城速度”。
投资7亿元的新开路拓宽改造工程,拆迁面积8万平方米,涉及企业31户、居民575户,创下了交城自建国以来单项工程投资最大、拆迁面积最大、拆迁情况最为复杂等多项纪录。对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山水交城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民生工程凸显多亮点
今年以来,交城县把民生改善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抓。龙门供水工程、山医一院交城分院、农村街巷硬化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
龙门供水工程是交城人民的百年期盼、千年梦想,是一项交代人民的历史工程,是一项谋转型促跨越、推动交城大发展的奠基工程。工程于今年二月二龙抬头开工建设,目前溢流坝、消力池、砌石海曼、防冲槽、防洪堤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隧洞、输水箱涵、沉沙埋涵、倒虹吸等工程建设。
山医一院交城分院,是交城县按照“五十年不落后”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估算投资5亿元,倾全县之力打造的一所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服务一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医院。作为山医一院的分院,由山医一院派驻业务管理人员和科室带头人,在业务、技术、管理、资金、医护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让交城及周边县市老百姓就地享受省级医疗机构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目前,交城分院已经省卫生厅批准设立,省发改委、卫生厅批准设置600张床位,省发改委已立项,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地面附属物清理。
农村街巷硬化工程,交城县坚持“小街巷、大民生”的建设理念,紧紧围绕“三级联动、财政兜底、五化并举、建养并重”的工作思路,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工程。截止目前,完成里程为1406.5公里,完成率118%,超额完成任务。 本报记者 李全民
交城县概述:交城县地处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西缘,是吕梁东大门。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国土面积1822.11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境内资源丰富,不仅蕴藏有煤、铁、石英砂、青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而且森林、草地丰茂,水资源储量充沛,是典型的资源富区、发展新区。
近年来,交城县按照“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为契机,以转型综改为主抓手,全方位改造提升焦化、冶炼、铸造、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同时,该县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开发孝文山生态旅游、庞泉沟—果老峰水上乐园、海浪池等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达322.42亿元,上缴税费48.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