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实施“三四四五”战略
环境创优亮点:长治市郊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实施“三四四五”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百强县区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结合郊区实际,吹响了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号角。全区上下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发展愿望,强烈地推动着郊区的转型跨越发展。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新郊区正踏着秋天丰收的节拍,昂扬地向你走来——
时下,无论是北部工业园区和漳泽转型试验区的大步跨越前行,还是东部老顶山旅游城商贸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南部漳泽新型工业城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还是西部高效农业生态园区的规模初具,全区处处是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的建设热潮,形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最强脉冲!
强劲有力,充满自信——这就是郊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铿锵足音!
去年以来,该区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围绕深入实施“三四四五”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百强县区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以“四化”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民生建设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社会持续安定和谐,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我们要在‘四化’建设中带好头,在建设全国‘两宜’城市中作表率。”区委书记王辅刚说,郊区有这样的担当,也有这样的自信。
发展,靠项目支撑。
郊区的优势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郊区毫不动摇地把工业强区作为核心战略,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催生大产业,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撑起县域经济的“脊梁”。
在郊区战略性产业布局图上,新钢城、漳泽新型工业城、老顶山旅游城、漳泽转型试验区、循环经济工业区,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文化旅游园区、高效农业生态园区的产业布局使郊区的发展更加科学清晰。按照产业布局规划,郊区把大项目作为拉动发展的“主引擎”,坚持大项目大发展、多项目快发展的理念,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落实任务,用项目检验成效,用项目推动发展。今年全区确定各类项目166个,总投资700多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432.3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个,新建项目28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17亿元。
郊区始终把发展环境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硬条件”,全力打造转型跨越的“服务端”。郊区建立了项目承包、工期倒排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实行“四个一”跟踪服务机制(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和“一对一”帮扶制度(一个项目企业、一名区领导),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组、土地整理和创新领导组及办公室、金融办公室,定期召开项目分析会,定出工作进度表,打破分工界限,搞好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在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各个环节,完善绿色审批通道和推进、跟踪服务机制,推行联合审批、限时办结模式,妥善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融资、土地、环评、供电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最优质的政策服务环境。
科技创新正成为郊区新兴产业崛起的强大支撑。潞安太阳能、晨洋光伏、三元海森生物制品、澳瑞特健康产业等企业与国内多所院校、科研院的专家、学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世界一流的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依托这些专家团队,郊区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对接、研发,加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郊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整合招商力量,多层次、宽领域、高频率地开展招商活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通过实施“分组招商、分口招商、社会招商”三模式齐步走战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考核激励”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工业方面,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相并重,大力发展煤气、焦油、甲醇、粗苯、烯烃等精细煤化工产业和与煤炭生产相关的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业、物流业、金融业等等,形成一个可以外延性不断扩大的产业链,全面推动三元煤业、南耀集团、劲牛焦化等一批煤焦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以煤为主”向“煤化并举、上下联产”的转变。同时以潞安、晨洋、东明太阳能、金地井用套管、长治文化创意传媒产业园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项目为带动,大力发展具有郊区特色和优势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轻型化、多元化、高端化。今年上半年,郊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2:74.6:24.2。在第二产业内部,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9.12亿元,同比增长588%。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 (234亿)的8.17%,比去年末(2.22%)提高5.95个百分点,新型产业的占比率明显提升。传统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1.83%,比去年末下降3.73个百分点。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围绕服务城市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目标,以蔬菜、规模养殖、苗木花卉及中药材、干鲜水果等四个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共建成农业园区5个,发展蔬菜面积1.3万亩,苗木花卉3000多亩,干果经济林3万多亩,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5家,“一村一品”专业村22个,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去年三干会上,区委书记王辅刚指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结构调整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随后,区委、区政府结合我区交通发达、依山傍水、沿城近郊、邻矿靠企的优势,出台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短短一年时间,飞跃工程汽贸、乾承汽贸、庞大汽贸、天沐温泉、金威商贸物流、关村物流、华北国际苏商商贸城、中钢物流、起云台景区、帝景商贸城、金泰桃花岛等一批三产服务业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第三产业蓬勃健康发展,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宋刚强
长治市郊区概述:长治市郊区地处我省东南部上党盆地东缘。国土面积285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现辖5镇(老顶山镇、堠北庄镇、大辛庄镇、马厂镇、黄碾镇)1乡(西白兔乡)2个街道办事处(长北办、故县办)1个旅游开发区(老顶山旅游开发区)145个村级单位(122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
郊区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晋东南交通运输的枢纽地带,已经形成贯穿山西、覆盖华北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灰岩、耐火粘土、石膏、铁矿等。自然风光优美,素有“东山西水,北富南美”之称,是我省水资源相对丰裕、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使郊区成为山西长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块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