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父亲属鸡,出生于一九四五年,从十几岁开始干木工活,是闻名十里八乡的能工巧匠。他手艺好,人缘也好,做的桌椅木柜等家具在家乡深受欢迎。
干木工是个掏力气的活,父亲不抽烟,但喜欢喝两口酒,干活累了一天,喝点酒既解乏又惬意。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买过成瓶的酒,父亲喝的都是“一毛找”,就是八分钱一两,给一毛钱还要找二分钱回来的地瓜散酒。每次父亲在外边干活回来,就在村里的烟酒店打二两“一毛找”,店家从酒坛里舀出两勺子酒,倒在黑瓷粗碗里,父亲就着两片黑糊糊的卤豆腐干或者几粒蚕豆,边喝边聊。我则不失时机地凑过去,要两块糖果,含在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二
有一次,父亲干完活回家,嘴里哼着小曲,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脚步轻快,像是遇到了大喜事。他见到我和母亲后,从怀里掏出一瓶晋泉高粱白,说他喝上了好酒,东家是城里的干部,不仅打破惯例管饭,还请他喝酒,喝的不是乡村的散酒,而是省城太原酒厂出的晋泉高粱白!他特别强调太原酒厂这几个字,透着几分自豪和炫耀。父亲第一次喝这么好的酒,跟“一毛找”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干活更加用心和卖力,漂漂亮亮把活干完,还把剩余的边角碎料充分利用,给东家做了几个小板凳。东家一高兴,除了工钱,又送给他一瓶晋泉高粱白,父亲高高兴兴回来,认为这个活干的真值!
恰巧那天是父亲的生日,还是本命年。母亲拿出来积攒的鸡蛋,用葱花炒了,父亲小心翼翼地打开酒瓶,到了一小杯,屋里顿时飘满酒香。我使劲用鼻子嗅着,是一种沁人肺腑的清香,不像“一毛找”那般呛嗓子辣眼睛。父亲轻轻呡一口酒,啧啧有声,眯着眼睛,尽情享受着高粱白的芳香,然后把我搂在怀里,我伸出来脑袋,也尝了一口,那酒香让我终身难忘,再吃一口炒鸡蛋,实在是妙不可言。
昏黄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其乐融融。
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父亲的思想也有了转变,不再满足于在家门口“小打小闹”。他走出乡村,在城里开了家具厂,从小到大,生意越来越红火,我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干生意少不了和客户打交道,父亲热情好客,性格也豪爽,每接一单生意,每签一份合同,不管对方是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暴发户,还是初出茅庐白手起家的小老板,都一视同仁用晋泉高粱白酒招待,因为这是他心中最好的酒!大家都说喝晋泉高粱白后不头痛不难受,不愧是中华老字号。听别人夸他的晋泉高粱白酒好,父亲就笑得很开心。酒好,人也好,是客户对父亲的一致评价。
客户中有一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为人挑剔,他和附近的两三家家具厂接触,生意都没有谈成。但他的公司实力雄厚,是一笔大买卖,父亲用晋泉高粱白招待他。没想到对方也是晋泉高粱白的忠实追随者,和父亲一见如故,有很多共同话题。说起太原酒厂的悠久历史,都很佩服太原酒厂人的工匠精神,都有以此为榜样,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最终,双方十分顺利地签订了合同。可以这么说,我家的生意能够成功,太原晋泉酒功不可没!
四
如今,年过七旬的父亲精神矍铄,依然喜欢喝酒,并且不止一次地回忆当年第一次喝上晋泉高粱白的情景,说如今的生活比当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让他做梦也想不到。
是啊,当年一个走村串户的穷木匠,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勤奋,不仅在城里扎下了根,还闯出一片天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如今儿孙满堂,一大家子尽享天伦之乐。
去年,我们在酒店给父亲过生日,特意买了两件晋泉30年典藏珍品酒。父亲让我们珍藏起来一件,到下一个生日再喝!
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晋泉!让我们共同见证,见证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