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我有晋泉 你有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 征集文章征集文章

岁月忽已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祝宝玉 发布时间:2019/9/3 10:00:57


我坐在父亲的下首,见父亲先是抿了一小口,用舌尖仔细品咂,之后把杯中剩余的晋泉高粱白一饮而下,然后说:“再给我倒一杯” 。父亲虽酒量不大,但对酒的品质要求很高,这种清香型高粱酒是他的最爱。

这一次去太原出差,我专门给父亲捎回两箱晋泉高粱白。父亲说:“把这一箱送给你二伯去” 。当年父亲和二伯的关系最好。

原来,上世纪80年代,为了生计,十九岁的父亲随着本族的几个兄弟远赴太原,在一矿上打工。繁重的工作令人劳累不堪,又加之黑白颠倒的作息,以及思乡之苦,弄得父亲有点抑郁。随行的二伯便带着我父亲去喝酒——晋泉高粱白,价格不贵,是当时矿工们的首选。从此,父亲就与晋泉高粱白结下了不解之缘。


午后,我骑着电动车,驮着一箱晋泉高粱白朝二伯家去。已近中秋,二伯家门前的大片菊花却开得正盛,淡香氤氲。二伯是村间难得的雅人。我小时,就常来缠着二伯玩,他会吹笛子,喜欢读书。二伯经常写毛笔字,像一朵朵小梅花,长大了之后才知晓二伯的字是梅花篆字,会写的人并不多。

二娘见我,把我迎进堂屋。二伯闻声,从书房出来,对我说:“我闻到一股熟悉的酒香了” 。然后拍着我的肩膀说:“就知道你小子不会忘记二伯的” 。二伯是个爽快的人,从不跟人扭捏造作。“这是我到太原出差,顺便买的。知道您跟我爸都好这一口,所以买了两箱,我爸让我立即给你送来。”我微笑着说。

二伯的书房不大,布置得很典雅,不像一般村民家摆饰凌乱,一股俗气。书香、墨香、菊香,混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这是你大民哥给我寄的白茶,你尝一尝。”二伯说着给我倒了一杯茶,茶香扑鼻。我说:“大民哥很孝敬您,我可要向他学习。”二伯慈祥地看着我说:“你小子,嘴越来越会说了。”

见二伯的桌上放着一本苏东坡的诗集,便和二伯谈了一会苏东坡。二伯说:“苏东坡这个人真把世事看透了,脱了俗,潇潇洒洒活了一辈子。”我心里想,像二伯一辈子蜗居乡下,真是屈才了。不过,二伯是一个天然的乐观派,在心灵上可以超越自我。


黄昏,二婶已经烹制了四盘下酒菜,支了一木桌在菊花圃旁。我和二伯对坐而饮。“这晋泉高粱白真是好酒,这么多年了,还是老味道。”二伯微笑着说。

第一杯,我和二伯碰了,不留一点儿底。“侄子啊,你知道这酒好在哪儿吗?”二伯问我。我摇头不知。他笑着说:“这种清香型的高粱白酒清香醇正,口味甘爽绵甜,醇厚爽冽。”听二伯这么一说,我还真长了见识。

听着二伯讲一些老事儿,我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滋味。像我父亲、二伯这代人可受了不少罪,年老之后,还能这么淡然,真的是活出一定境界了。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还有什么意思呢?


饭罢,二伯徒步送我。末了,告诫我以后要多读读苏东坡。然后,他转身回去了。望着他略显单薄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现实中的一个“苏东坡”。他边行变吟:“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作者通联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苏州庄园小区九栋)

责编:赵薇